为庆祝8040威尼斯百年华诞,8040威尼斯、8040威尼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于4月6日至8日共同举办了“美美与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论坛两天半的议程中,共设有十三场主旨演讲,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学生就“美美与共”的主题发表了丰富多元的见解,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此学术纪要将分为三个部分针对每天的主旨演讲内容进行梳理。
4月8日共进行了六场主旨演讲,上午由8040威尼斯英语系副主任林斌教授、戴鸿斌教授和8040威尼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苏欲晓教授主持,下午由8040威尼斯英语系教授、8040威尼斯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周郁蓓主持,六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林斌教授、戴鸿斌、苏欲晓教授主持上午场论坛
周郁蓓教授主持下午场论坛
主旨演讲八
演讲人:美国哈佛大学Byron and Anita Wien讲席教授马丁·普克纳(Martin Puchner)
演讲题目:“书写的世界:从泥板到网络的故事讲述”
马丁·普克纳教授发表演讲
普克纳教授基于其专著《书写的世界》,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史上首部书籍的魅力——世界文明摇篮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介质、功能与对于今人的意义。透过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镌刻于泥板的楔形文字(及其承载的书写技术)征服周边王国的情节,普克纳教授分析了文字的外交、政治力量与书写介质(泥板)对于我们了解文字的产生、演变的重要性。细读吉尔伽美什国王战胜野兽的故事,普克纳教授敏锐地捕捉到文学与环境的关系。他指出,《吉尔伽美什史诗》不只是世界上首部记录造字过程的文学作品,也是我们了解人类早期资源获取的窗口。因此,透过人类历史书写技术的演变,世界文学为我们解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新天地。
主旨演讲结束后,清华大学跨文化研究教授、清华学堂世文班首席教授、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颜海平教授与普克纳教授展开对谈。颜教授表示认同演讲的主旨,并向普克纳教授提出“如何看待经典文本之间的异同?如何建设性地对待此不同?”等问题。普克纳教授就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做了延展梳理。
主旨演讲九
演讲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James Bryant Conant 大学讲席荣休教授、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演讲题目:“尚待解答的问题:如何比较无历史关联的文学”
宇文所安教授发表演讲
宇文所安教授首先从自身求学经历和学术体验出发,回顾了比较文学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存在的问题。五十年前,文学研究的种种术语、问题、思维模式都基于欧洲历史和传统,因此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将中国文学排除在外。近年来,从事比较文学的欧洲学者开始研究中国文学,但他们仍站在欧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忘记了比较的初衷。宇文所安教授指出,“世界文学”这一术语似乎意味着摆脱欧洲视角的局限,但它只是用于处理在日渐全球化的今天所诞生的全球性的文学,而对于前现代的、与其他地区并未有过交集的古老文学作品,学界未找到有效比较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宇文所安教授认为,我们应当重视对“尚未全球化的(not-yet global)”古代作品的研究,在不同文学传统、不同文化圈之间流动,从而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同时,也应关注古代作品的翻译、改写和传播情况,以加深对不同文化圈的了解。
演讲结束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大卫·安德鲁·波特(David Andrew Porter)与宇文所安教授展开对谈。波特教授指出,尚未全球化的古代作品值得研究,但目前很多学校缺少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典文献资源。波特教授提议已有成果的资深学者开放学术资源,以便年轻学者学习研究。
主旨演讲十
演讲人: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
演讲题目:“拯救传统”
张隆溪教授发表演讲
张隆溪教授以我国19世纪后遭受的生存危机和西方文化冲击为背景,介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我国知识分子面对中西方文化时的选择。19世纪至20世纪初,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强化了国人生存的紧迫感,尤其是面临着强大的西方文化霸权的知识分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为摆脱历史和传统的包袱才是救国之道。然而,以王国维、陈寅恪、吴宓、钱钟书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不支持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追求中国传统和现代化相互补充的文化取向,这种文化取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张教授提出,这种文化取向对中西文化关系未来发展的价值仍需充分认识和探讨。
之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客座教授、香港比较文学学会创会会长、台湾中正大学外文研究所创所所长袁鹤翔教授与张隆溪教授展开对谈。两位教授针对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面对的困境和文化取向展开讨论,并提出,当今世界文化艺术无国界,保护传统文化道阻且长、未来可期。
主旨演讲十一
演讲人:美国哈佛大学Ernest Bernbaum讲席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
演讲题目:“无霸权的比较:调整世界文学的不均衡界阈”
大卫·达姆罗什教授发表演讲
达姆罗什教授讲道,他的演讲题目源自谢尔顿·波洛克教授对比较研究中的霸权问题进行讨论的文章。达姆罗什教授引经据典,又结合马丁·普克纳、张隆溪教授等多位学者的观点,提出在比较的过程中,文学、文化能够借助与他人的关系,更好地确立自身的身份。但是并不存在一个普适的特定标准,因此比较研究应该避免落入霸权思维、以单一视角看待世界。接下来,达姆罗什教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泰国作家克立·巴莫和印度尼西亚作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提出比较研究应该更多关注少数文学中的主要作家和主流文学中鲜为人知的作家,进行更多样化的研究,打破现存的历史文化框架,从而做到谢尔顿·波洛克所说的无霸权的比较。
主旨演讲十二
演讲人: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George Steiner 比较文学讲席教授加林·提哈诺夫(Galin Tihanov)
演讲题目:“理论的局限:关于文学理论与诗学的反思”
加林·提哈诺夫教授发表演讲
提哈诺夫教授首先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开始抗拒理论,原因是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文学文本。接着,他以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的《论语》、穆罕默德的《古兰经》等经典为例,指出东西方文化中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各不相同,西方的“理论”(theory)与中国的“诗学”(poetics)也不可混为一谈。一些学者尝试从中国的角度去创造一个文学“理论”,这容易陷入西方制定的规则当中,忽视了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立性。提哈诺夫教授提倡西方学者承认中国、中东等非西方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以西方的框架来强行构建出“中国的”或“中东的”文学理论。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注意非西方文学文化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东西学术的完全割裂和无法交流,也不代表“文学理论”是西方独有的产物。提哈诺夫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意识到,在中国的独特语境之下,诗学和理论共同存在,各有长处和局限。
发言结束后,8040威尼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与提哈诺夫教授就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的接受问题展开对谈。陆教授讲到,近现代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西方理论,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当今中国学者也应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各种理论,进而深入理解文学的本质。
主旨演讲十三
演讲人:8040威尼斯讲座教授、8040威尼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
演讲题目:“比较的视野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
陆建德教授发表演讲
陆建德教授指出比较文学与有关的翻译实践及理论密不可分,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就具有这样的比较视野,而其中以鲁迅和林纾为代表的作家及翻译家在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陆教授认为鲁迅广泛地在外国文学中汲取养分,比较视野逐渐成熟,因而能更好地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其创作中总潜藏着一种比较视角,这在当时的思想转型期非常必要。陆教授又指出,作为翻译家的林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东西方理解上的误区,其诸多翻译作品都有一种中西比较视野,其中不少作品也鼓励了国人积极思索救国治世之道。陆教授强调鲁迅和林纾关心外国文学,不应被认为是欧洲中心主义,相反地,他们把欧洲文学放到中国语境中来关照。由此,西方文学经由翻译家的工作更具有现实的意义,翻译也促成了不同地域间人与人的联结共生。
Galin Tihanov 教授表示陆教授的演讲加深了他对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解,同时他肯定了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张隆溪教授也认同翻译在20世纪的中国起的重要作用,他肯定了林纾的贡献,指明小说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性。袁鹤翔教授认为包括鲁迅及林纾在内的一批作家及文学家都是比较文学的践行者,在比较文学的两大部分(一为理论及实践,二是语言和翻译)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张曦匀、陈琳、马一宁、刘文松、丁晓君、苏欲晓、刘月洁、陶卓涵
图:夏羽含、陶卓涵、乌兰托娅、叶雨晗